沉寂两年后,曾以“国民代步车”闻名的雷丁汽车于2025年3月宣布重启商品线,计划下半年推出全新微型车雷丁A50,并同步规划两门版A51及2026年改款A52,试图在新能源市场达成“第二春”。这一动作标志着这家历程破产重整的低速电动车巨头正式回归,但其能否在红海市场中突围,仍面临多重挑战。
雷丁汽车成立于2008年,凭着精确的下沉市场定位,飞速成为低速电动车范围的霸主。2016年至2018年,其年销售量从15万辆跃升至28.5万辆,市场占有率超30%,2018年营收达120亿元。然而,2018年底六部委联合发布低速电动车管理新政,直接冲击其核心业务。为求生,雷丁斥资14.5亿元回收四川野马汽车,获得新能源生产资质,并于2019年推出芒果系列微型电动车,试图复制五菱宏光MINIEV的成功路径。但受限于商品力不足、途径建设滞后及Supply chain管理问题,芒果系列未能打开市场,2023年雷丁终因资金链断裂进入破产程序。
2024年2月,山东昌乐县法院受理其重整申请,4月完成20家关联公司合并重整,5月指定专业律所担任管理人。2025年3月,雷丁官微重启运营,职员发布的库存周转视频及锡林浩特团购会信息显示,其正通过清理库存、重建途径推进复产。依据规划,雷丁A50将基于全新微车平台塑造,定位短途代步,续航100-300公里,价格或低于5万元,直接对标五菱宏光MINIEV、长安Lumin等热点车型。
尽管雷丁汽车试图以底价方案重夺市场,但其面临的挑战不容小觑。第一,债务问题悬而未决。截至2023年9月,雷丁总负债达47.99亿元,远超17.23亿元资产总额,提供商体系重建困难,部分债权人拒绝“债转股”策略;第二,微型汽车市场场格局已变,头部效应显著:2024年五菱宏光MINIEV年销26.11万辆,长安Lumin、吉利熊猫分别以14.51万、13.16万辆紧随其后,而雷丁芒果Pro年销不足万辆,品牌号召力不足;除此之外,下沉市场消费升级趋势明显,用户对续航、自动化需要提高,低速电动车替代空间萎缩,雷丁若仅靠“底价低配”恐难吸引新一代买家。
雷丁若想突围,需在三个方面发力:一是加速Supply chain重整,确保产能稳定;二是重塑品牌形象,通过高性价比商品重建用户信赖;三是探索差异化路线,如聚焦国外市场或细分场景。然而,微型汽车市场场利率本就微薄,叠加债务重压,雷丁的“复活”的道路注定艰难。
来源:金融界汽车